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探讨全球合作与伦理发展
时间:2025-02-21 05: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4年2月19日下午,"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代表,共商人工智能(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合作和伦理问题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会议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出席并致辞,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主持,吸引了300多位来自、科研院所、企业及驻华使领馆的代表参与。
王崧在开幕式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效率的提升,以应对各类复杂问题。与会专家呼吁,各国应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科研资源的配置与共享方面,以实现普惠发展。
在会议上,与会专家们分别提出了促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三点建议。强调实现包容普惠的发展。各国应当共同努力,优化全球科研资源配置,让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研人员能够充分参与到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合作分享数据和成果,从而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建议实现融合创新的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各方探索人才联合培养、学科共建等新型合作模式,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度融合。例如,高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培养能够理解市场需求的科研人才,同时企业也能通过与学术界的合作,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
,与会专家强调实现安全有序的发展,提出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符合科技伦理和公众利益。专家们共同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应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防范可能的伦理和安全风险,使科技真正为全人类服务。
在专题发言环节中,来自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的多位重磅嘉宾发表了独到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未来的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只有将数据、技术与领域知识有效融合,才能推动科技进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则提到,AI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与市场需求。
此次会议还得到了国际专家的积极响应。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沙赫兰·杜斯塔,通过视频的方式与会,并分享了欧洲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方面的经验。他指出,人工智能的伦理框架和标准的制定,需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以避免技术应用中的道德危机。温迪·霍尔则表示,作为全球科技共同体的一员,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各国应保持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共同探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案。
除了这些讨论,会议还聚焦了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教育等多个领域赋能的前景与挑战。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金鑫表示,在精准医疗和基因组学研究中,AI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能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而来自IBM、SAP的代表则分享了企业在推动AI技术与科研结合方面的实际案例,强调了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办,阿里巴巴集团承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IBM和SAP协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了良好的交互与沟通氛围。通过此次研讨会,各方不仅增进了对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理解和认识,更为未来的国际合作与科研创新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期待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让这一技术能在尊重伦理和促进人类福祉的基础上,助力科学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