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布新政策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单个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资金
时间:2025-02-20 06:0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2月18日,武汉市人民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项名为《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新政策,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该政策明确提出,将支持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每个项目最高可达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武汉在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决心和行动。
在过去的几年里,武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谓成就斐然,被誉为“光谷”的武汉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的先锋。早在此前,武汉就已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还建成了全国首个具备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并且在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上亦处于领先地位。武汉市经信局人工智能处的主要负责人与记者分享了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愿景。他表示:“在武汉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发布的《措施》目标明确,力争将武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推动包括大模型、智能体和人形机器人等在内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政策从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强化普惠算力供给、增强模型创新能力,以及支持公共服务建设等十个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具体而言,政策提出了三个核心亮点:“精打细‘算’”、“群策群‘智’”和“‘用’智施谋”。
“精打细‘算’”强调政策的普惠性。政策特别关注对于算力的支持,旨在用最小的投入为每个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源。政策规定每年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企业在使用算力服务的费用上可获得50%比例、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补助,补助期限为三年。这一措施旨在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助力,使得它们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破茧而出,类似于杭州的成功经验,为新兴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算力支持。
“群策群‘智’”体现了开源协同的理念。《措施》鼓励建立开源开放、协同共享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根据当年实际建设投入的费用给予30%、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针对短小精悍的人工智能中试,政策也提供了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种模式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联合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用’智施谋”则强调应用导向,确保人工智能研发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政策明确将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工控质检、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支持每年遴选出一批性能优异的垂直行业模型,对牵头研发的单位在研发和算力成本上给予支持。同时,政策鼓励在全市各行业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每年还将遴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项目,根据支持项目的总投入给予30%、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总体而言,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武汉的人工智能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科技创新,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助力武汉在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中的竞争力提升。未来,武汉市将致力于成为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充分发挥其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优势,加快人工智能行业的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