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出台政策,力促人工智能产业到2025年达千亿规模
时间:2025-02-20 04:3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2月18日,武汉市出台了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加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雄心目标。这一政策标志着武汉市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上的决心,特别是在人力和技术驱动的人工智能领域。
政策背景与目标
人工智能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全球竞争中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武汉市通过制定全面的政策,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政策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推广,力求在各个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政策措施概述
此次出台的政策涵盖了10个关键方面,从技术支持、算力供给,到人才引进、产业集聚,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的措施。以下是政策的主要
1. 支持关键技术突破:武汉市将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依据项目的投入、难度及成效,制定专项支持措施,每年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布局一批人工智能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2. 强化算力供给:为了提升算力服务的可及性,市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并给予企业使用算力费用的50%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助期限限制在三年内。
3. 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及应用推广。针对性能先进的垂直行业模型,牵头研发单位可获得研发成本30%的最高500万元补助。
4. 鼓励数据开发利用:政策还针对数据开发利用提供专项奖励,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转化,完成相关数据集建设任务的组织可获得最高200万元奖励。
5. 推动应用场景创新:武汉市鼓励各行业积极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采用经过评估的大模型产品。每年还将遴选优质应用场景项目,并给予支持资金。
6. 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建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体系,通过建设核心产业园区,吸引优质企业及高端人才汇聚。
7. 引育高端人才:武汉市将推动“高精尖缺”人才的吸引,在各级人才计划中给予政策保障和奖励,确保高端人才的持续流入。
8. 强化科技金融支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形成人工智能百亿基金投资生态,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措施亮点
此次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普惠算力”服务与“开源协同”机制,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促进创新与发展。同时,政策也特别重视“垂直大模型应用”的落地,力求在行业层面实现技术的快速转化与应用。
武汉市期待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依托自身的科技基础与人才优势,在未来几年内,将人工智能产业从初始阶段发展到千亿规模,为城市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武汉市正在向全球展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远见和行动能力。通过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的响应,武汉未来或将成为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高地,其发展不仅对城市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更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政策实施后,将进行年度评估,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持续调整和优化相关措施,确保实现既定目标。通过此次政策,武汉市正在为未来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描绘出一幅光明的科技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