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模型快速发展:上海备案产品达60款,行业影响显著
时间:2025-02-19 23: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4年2月19日,来自上海的消息显示,随着中国大模型的蓬勃发展,行业格局正经历显著的变化。据悉,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已经有大约60款大模型通过相关部门的备案,成为全国第二的备案数量,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追赶与技术迭代。
在即将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前,记者对上海的多家科技企业进行了走访,围绕大模型的应用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华指出,近年来开源技术的普及大大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渗透率,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大模型。“过去可供免费使用的大模型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对其体验不佳。而越来越多的AI企业选择开源,这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广泛应用,”刘华说。
随着用户对“真正有效”的大模型体验的认知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发现了这一市场的潜力。“在此之前,用户的体验参差不齐,但现在通过开源,他们能够直接感受到大模型的价值。这推动了我们企业的烟火气,增大了业务拓展的可能性,让一些领先企业达到了‘人在家中坐,业务送上门’的理想状态,”刘华补充道。
在技术迭代的迅速变化中,国际间的竞争也显得愈发激烈。刘华提到,虽然中国大模型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但市场中的“百模大战”并不会减轻外界对中国模型能力的质疑。“我们在努力追赶,但国际上新的技术突破层出不穷,行业内总会不时遭遇‘中国何时能推出自己的ChatGPT’的问询。中国大模型的崛起不仅刷新了外界的认知,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士气,”刘华表示。
在这个背景下,上海的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18日宣布,将其两款多模态大模型向全球开发者开源,这是其Step系列基础模型的首次开源尝试。阶跃星辰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姜大昕强调了多模态模型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期待与社区开发者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拓展模型技术的边界。”
在此背景下,整个科技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商汤科技产品总监贾安亚指出,过去几年里,新技术的推广常常需要大量的教育和市场培育成本,而中国大模型的火热崛起,将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的探索中。这一变化将极大推动行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更多企业和个人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
“随着企业整体训练和推理成本大幅降低,现有硬件上将能够部署更加庞大、功能更强的模型,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探索新业务模式的机会。”贾安亚表示。
即将于上海召开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主题为“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将吸引海内外开发者齐聚申城,共同探讨未来人工智能的趋势与发展方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也表示,2024年,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4000亿元,年同比增长超过7%。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行业的活力,也说明了在全球竞争中,上海和中国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AI领域的差距。
中国大模型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上海地区的突出表现,正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生态与格局。在不断拓宽的应用场景和日益提升的技术实力的双重驱动下,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