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微信AI搜索上线引发行业震荡,MaaS模式面临巨额亏损挑战

微信AI搜索上线引发行业震荡,MaaS模式面临巨额亏损挑战

时间:2025-02-18 04:2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2月16日,微信悄然推出“AI搜索”功能,用户只需简单点击对话框顶部的入口,即可免费享受由DeepSeek-R1模型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务。这项技术创新在短期内引发了用户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在这场似乎是技术普惠的狂欢背后,隐藏着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每月超4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的深思,曾被广泛认为是AI商业化核心的MaaS(模型即服务)模式,是否即将面临颠覆的边缘?

一、亏损真相:开源模型的“免费陷阱”

DeepSeek-R1模型因其训练成本低、性能接近OpenAI的模型而迅速流行,吸引了包括腾讯、百度、华为在内的超过110家企业接入其服务。这种“开源基础模型+超低成本API”的商业模式使得众多厂商被迫陷入了“赔本赚吆喝”的困境。潞晨科技的创始人尤洋曾算过一笔账,假如每日输出1000亿token,按每百万token收费16元计算,厂商每月至少会面临4亿元的损失,即使在将计算硬件改用AMD芯片的情况下,亏损也会超过2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内的价格战已愈演愈烈。举例微信提供的“AI搜索”服务完全免费,而支撑这一服务所需的算力成本却高达数亿美元。硅基流动的创始人袁进辉指出,仅仅支持微信首批用户所需的算力就可能达到10-20万张英伟达H20显卡,远远超过ChatGPT的在线用户规模。这种“免费引流”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助力市场份额的争夺,但也让MaaS的盈利模式面临重重困境。

二、MaaS的困境:高投入与低回报的悖论

MaaS模式的核心是通过云端提供AI模型服务,用户按需付费。在中国市场,这一模式正面临着三大主要挑战:

1. 算力成本高企: 大规模模型训练和推理依赖于大量算力,而英伟达GPU等硬件价格持续上涨。尽管阿里云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超过800亿元的收入,但利润占比却仍不足10%。

2. 价格内卷严重: 为了争夺客户,众多厂商被迫将API价格压至极限。秘塔搜索的CEO闵可锐表示,很多云厂商的定价甚至与DeepSeek持平甚至更低,但“所有人都在亏钱”。

3. 商业化路径不明: OpenAI的例子给予了行业警示——2024年收入达到37亿美元,却仍亏损5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8年累计亏损达到440亿美元。中国的AI企业如商汤、百度云等同样陷入了亏损泥潭。

三、开源模型的“冲击波”:MaaS的终结者还是升级推手?

DeepSeek的开源策略看似动摇了MaaS模式的基础,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并非取而代之的趋势,而是对行业的“倒逼升级”。IDC中国研究经理程荫指出,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降低了中小企业的AI应用门槛,进而推动云服务商向更灵活的服务模式转型。例如,DeepSeek支持的多种部署模式,可以适应云端、本地、边缘和混合场景,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和灵活扩展的需求。

开源与闭源模型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正在逐渐明晰。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已宣布放弃开发超级大模型,转而专注于轻量化商用模型;而一些新兴公司如阶跃星辰、MiniMax等也选择拥抱DeepSeek,以便借助其技术开拓新业务领地。这些变化表明,企业正逐步从“模型军备竞赛”转向更具应用价值的深度挖掘。

四、未来出路:从“卖模型”到“卖解决方案”

业界专家王海将MaaS模式的未来转型比喻为“买菜与做饭”之间的区别:单一的模型本身并无盈利空间,真正的利润来自于结合实际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广州市政务系统在部署DeepSeek后,政务服务效率提升了40%;同样,中国电信基于大模型开发的量子计算云项目也正在快速抢占6G技术的高地。

海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显示,AWS、微软等科技巨头通过AIaaS(AI即服务)模式,成功整合了算力、模型与应用,形成了生态闭环。从中,中国云厂商可以借鉴这一路径,从单一模型服务转向“AI基础设施+垂直场景”的全栈能力。

DeepSeek引发的亏损潮,实质上是AI行业从技术狂热转向商业理性的必经之痛。虽然MaaS模式不会消亡,但其发展必须从拼技术参数转向拼应用价值——谁能将模型与医疗、金融、政务等实际场景深度融合,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正如程荫所言:“模型是菜,应用才是盛宴。”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