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AI峰会达成61国共识 中美英缺席引发关注
时间:2025-02-17 07: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法国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落下帷幕,61个国家在会上达成了重要共识,签署了倡导“开放、包容、合乎道德和安全”的人工智能声明。这次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全球治理展开了深入讨论。令人关注的是,美国与英国两大国未能在这份联合声明上签字,这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讨论与猜测。
此次峰会于2月10日举行,其主题聚焦于人工智能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尽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然而欧美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在该领域的言论和态度却显得格外谨慎乃至保守。
在峰会上,61个国家达成的《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强调了全球范围内需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合作与治理。它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应当共同致力于维护技术的伦理性和安全性。这一声明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AI技术未来的积极期待。
《纽约时报》指出,此次峰会的三大趋势包括:对欧盟严格AI监管政策的重新审视;各国对AI技术未来展现出更乐观的态度;而中国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其大模型DeepSeek的推出,激发了其他国家的希望。此番变化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日渐凸显。
不过,与会的美方代表,特别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却表示,他们的关注重点并不在全球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上,而是更希望维护美国在这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万斯的言论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反应,认为这显示出美国在国际AI合作中的自我中心主义态度。其未签署声明的理由与特朗普的AI发展策略有关,似乎是在为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投下了一颗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未对此次声明表示认可,但其附属的英方代表也于会后声明不签字,理由是声明内容有悖于英国的国家利益。这一行为被解读为英国在国际外交策略方面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然而与美国的紧密同盟关系又显得格外微妙。
中国的表现则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不仅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团参加会议,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还以一种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倡导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其成为各国共同发展合作中的积极参与者。中方能在此次峰会中率先发声并签署声明,是其在全球AI领域崛起的重要象征。
欧盟在此次峰会上也展现出了一种转变趋势。以往,被视作严格监管AI的典范,欧盟逐渐意识到了在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过度监管可能会对其本国产业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上承诺将放宽对AI技术的监管,以期为创新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尽管全面取消监管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一表态意味着,欧盟有意向削减初创企业的监管障碍,从而激活技术创新的潜力。
巴黎AI峰会不仅是一个有关人工智能技术分享与合作的,更是各国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碰撞与协商。尽管美国和英国的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他们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局限思维,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积极参与,却为全球AI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各国如何在合作中取得更大成就,值得持续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