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心一言转向免费,深受DeepSeek影响,C端商业化尝试告终
时间:2025-02-16 13:10
小编:小世评选
出品 | 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在国内外大模型圈中,DeepSeek的突现将百度文心一言推入了一个新的商业阶段。2024年2月13日,百度正式宣布自4月1日起,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费,面向所有PC端及APP用户开放其最新的大模型功能。这一举动实际上标志着百度在C端商业化方面的尝试已然失败,原因也显而易见,即DeepSeek的强烈冲击。
DeepSeek在2023年年底推出的通用模型R1,仅在短短7天内便收获了1亿用户,迅速崛起为全球领先的AI应用。这一竞争者的迅猛崛起,让百度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策略。文心一言曾是唯一一款面向C端收费的对话大模型应用,其最新版本文心大模型4.0首次于2023年10月发布,声称在理解、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已与GPT-4持平。但是,仅仅几个月后,百度就决定放弃收费模式,引入了免费的使用政策。
文心一言的收费模式在2023年的推出引发了一定的关注。用户可以通过69.9元的单月收费体验文心大模型的高级功能。在众多同类竞品纷纷提供免费服务的背景下,文心一言的付费用户转化并不乐观。尽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的11月,文心一言用户规模已达到4.3亿,但关于其付费用户情况却很少被公开提及,显示出其盈利能力的不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DeepSeek在进入市场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刺激了市场的竞争。根据行业机构的统计,今年1月,DeepSeek网站的访问量竟高达2.56亿,显示出247%的环比增长,超越了文心一言等传统大模型应用。而在APP端,DeepSeek的月活跃用户达到3370万,虽然仍逊色于豆包,但在整体市场中依旧表现亮眼。
百度为了应对这一市场压力,也开始在文心一言中增加新功能,例如即将上线的深度搜索功能。这一功能的引入旨在提升用户体验,解决用户在多场景任务中的需求,同时增强文心一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面对DeepSeek这样一头"大鲶鱼"的围攻时,文心一言只靠这些新功能是否能挽回用户的心,仍需打上问号。
从根本上看,文心一言转向免费是被行业对C端收费模式的质疑推动的。业内普遍认为,面对中国用户普遍缺乏的付费习惯,AI应用的C端收费几乎是一项失败的事业。许多AI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希望通过更广阔的受众来承载收费模式的可能性。
在费用上,百度面临着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压力。DeepSeek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迅速占领市场,导致其它AI公司难以在定价上做到吸引用户。作为应对,百度在近期还推出了限时免费的API价格,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百度也积极推动其云服务,通过大模型向B端市场的转型,期望在这些高价值客户中找到可持续的商业路径。
即使是面向B端,百度在AI领域的表现也并没有如预期般出色。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的AI相关收入占比仅有11%。尽管在技术层面,百度不断进行投入,例如自研的国产昆仑芯,但这些努力仍未能明显提升收入增长。
在技术创新方面,DeepSeek的成功也引发了行业对算力依赖的思考。DeepSeek通过其技术的迭代和成本降低,实现了快速用户增长,证明了创新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OpenAI等西方企业也在快速推进其技术路线,并计划尽快发布新一代模型,显示出科技巨头对竞争压力的敏感应对。
百度文心一言的转向免费政策标志着其在AI C端市场的战略调整,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何有效地将创新与成本控制结合,成为AI公司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尽管DeepSeek等新兴企业的涌现对传统巨头构成了威胁,但相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推动整个AI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