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UNESCO将人工智能定为2025年国际教育日,倡导安全应用以促进教育公平

UNESCO将人工智能定为2025年国际教育日,倡导安全应用以促进教育公平

时间:2025-02-09 10: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随着AI的不断进步,教育者和学习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运用这一技术,确保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方面的作用,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已成为全球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将人工智能作为2025年国际教育日的主题,并呼吁各国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以促进AI在教育中的理性和负责任应用。

每年1月24日被定为国际教育日,教科文组织计划于2025年在巴黎和纽约召开会议,以及举行线上研讨会,进行关于AI在教育中作用的全球性探讨。此次举措意在激励各成员国深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发掘其在教学、学习与评估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同时坚持伦理原则,确保其服务于公平和包容的教育目标。

随着更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AI在课堂中的存在感愈发强烈。根据教科文组织的调查,高收入国家的中学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已经使用AI工具完成作业。而教师们也越来越依赖AI进行课程准备、评估学生作业和进行学业规划。这一趋势虽然令人振奋,却也引发了对教育实践的再思考。教育界对于如何有效、负责任地使用AI缺乏清晰的指导框架。

根据教科文组织在2023年进行的调研,全球450所教育机构仅有10%的学校和大学制定了与AI使用相关的正式框架。只有7个国家在教师中纳入了AI相关内容,15个国家将AI目标整合进国家课程体系。这表明,尽管AI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日益普及,但专业的指导与支持仍然相对匮乏。

结合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AI在教育中扮演的双重角色。她指出,AI为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机遇,但这一技术在学校的运用必须遵循明确的伦理准则,以确保其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而非取而代之。AI应该被视作教师和学生的辅助工具,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幸福感,助力实现人本教育的目标。

在这个高度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我们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实时反馈和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必须警惕AI带来的潜在风险。这包括数据隐私问题、对学生创造力的抑制,以及对教育公平的威胁。因此,教育界的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有责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确保其不会加剧现有的教育不平等。

进一步而言,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的发布,为各国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框架。这一指南强调了促进人的能动性、包容性、公平性、性别平等以及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政策,该指南旨在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道德应用,从而为学生和教师营造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未来,在全球教育日借助AI倡导安全和有效的教学应用,我们需要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实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及建立有效的标准与评估机制,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使其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工智能定为2025年国际教育日的主题,不仅展示了对AI在教育中潜力的认可,更强调了对其合理、规范使用的迫切需求。全球教育界需要共同努力,确保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既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提供助力,又能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与伦理规范,从而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