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AI应用在瑞典风投大会引发热议,欧洲初创公司纷纷转向低成本新平台
时间:2025-02-05 04: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GoWest风险投资人会议上,一款名为DeepSeek的中国人工智能应用迅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这一新兴的出现,促使众多欧洲初创公司开始从OpenAI的ChatGPT迁移至DeepSeek,开启了低成本 AI 应用的新篇章。
DeepSeek的推出正值企业在经营成本日益上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之下。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的Novo AI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商,也是DeepSeek的早期用户。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emanth Mandapati在会议期间表示,他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从ChatGPT到DeepSeek的切换。Mandapati强调,“使用DeepSeek让我节省了大量成本,而用户在体验上根本没有察觉到差异。”
通过将运行成本大幅压低,DeepSeek迅速吸引了众多初创公司的青睐。据研究机构Bernstein的分析数据显示,DeepSeek的定价仅为OpenAI类似模型的二十分之一至四十分之一。这种显著的价格优势不仅有利于企业减轻资金压力,也为它们创新和竞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正如英国初创公司NetMind.AI的首席商务官Seena Rejal所指出的,DeepSeek的出现可能会推动人工智能的民主化,使科技初创企业能在没有巨额预算的情况下和大型科技公司一较高下。
作为另一个例证,丹麦初创公司Empatik AI的首席执行官Ulrik同样赞同这种看法。他表示,DeepSeek的引入意味着他们能以更低的成本追求AI愿景,进一步激励了公司的创新能力。这一趋势反映了欧洲初创公司在寻找新技术解决方案时越来越偏向于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长期以来,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一直遥遥领先。根据PitchBook的数据,截至2024年,美国风投向AI公司投资接近1000亿美元,而欧洲的投资总额仅合约158亿美元。在这波投资浪潮中,尽管欧洲仅有少数几家初创公司崭露头角如法国的Mistral 但随着DeepSeek的崛起,局势似乎正在发生变化。投资行业的专家指出,尽管DeepSeek未来的发展路径尚不明朗,但它带来的“结构性影响”不容忽视。
DeepSeek的成功不仅推动了市场竞争,还引发了一场价格战争。为了应对这种压力,OpenAI近期推出了全新的o3模型并对外免费开放,微软也启动了Copilot用户的o1推理模型的免费使用。百度智能云也宣布在其千帆架设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并提供超低价和限时免费服务。
美国的风险投资家对此表示,DeepSeek不仅展示了变革AI模型的潜力,更在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和开发成本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现象被广泛看作是整个行业的一大进步,尤其对处在资金紧张状态下的欧洲创业企业DeepSeek提供了一个关键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开源软件的支持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其不仅可以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还能促进更广泛的AI应用。meta公司作为开源软件的强力支持者,强调开放和自由访问的重要性。DeepSeek遵循这一策略,通过强化其在全球AI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吸引了微软、英伟达等多家巨头的接入。
更值得一提的是,OpenAI创始人奥尔特曼首次承认,OpenAI在开源和开放AI模型权重方面可能走错了方向。他表态将寻求新的开源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对此,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在社交媒体上也表达了对这种转变的认同,并指出DeepSeek的成功代表了开源模型的一次胜利。
DeepSeek的出现不仅是一个产品的崛起,更是一个行业变革的标志。它打破了巨头企业对人工智能市场的垄断,给初创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竞争机会。未来,以开源和低成本为主导的AI或将成为行业主流,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平等的方向发展。随着DeepSeek等新兴的不断发展,欧洲初创企业在全球AI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将愈发重要,开启新的创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