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R1震撼AI行业,美国巨头迅速回应
时间:2025-01-31 20:5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DeepSeek R1的推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化。美国的两大AI巨头,OpenAI与Anthropic,迅速采取行动,试图减轻市场对其技术领先地位的担忧。
在周三的声明中,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对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发表了看法。他强调,尽管DeepSeek在训练成本上取得了显著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技术上实现了超越。他指出,DeepSeek声称“以600万美元完成了美国AI公司用数十亿美元才能达到的结果”的说法并不准确。以Anthropic的Claude 3.5 Sonnet为例,这一中等规模的模型的训练成本就达到了数千万美元,远非数十亿。
阿莫迪的分析认为,DeepSeek的训练成本降低并非其技术上实现了什么突破,而只是行业发展趋势的反映。他提到,如果AI训练成本每年下降4倍,DeepSeek-V3的成本相较于一年前的美国模型低8倍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DeepSeek在成本上的“优势”其实只是处于行业普遍趋势之中,甚至尚未完全显现其真正的潜力。
另一方面,OpenAI的首席研究员马克·陈(Mark Chen)也对DeepSeek R1发表了评论。他在社交媒体上承认DeepSeek成功“独立发现了OpenAI在o1模型研发中采用的一些核心理念”,但他随即转而关注成本问题,认为外界对DeepSeek所声称的成本优势的解读可能有些过于乐观。陈提出了“双轴优化”概念,强调OpenAI在成本控制与模型性能提升方面同样拥有强大的能力,暗示不应当低估他们未来的潜力和创新。
纽约大学教授、AI专家加里·马库斯(Gary Marcus)对此则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DeepSeek的出现对OpenAI构成了更为实质性的威胁。他指出,DeepSeek几乎是“免费提供了OpenAI所倡导的收费服务”,这可能会对OpenAI的商业模式产生严重影响。Marcus提到DeepSeek的开放性更高,可能因此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入,进一步凸显了对OpenAI的竞争威胁。他对OpenAI当前1570亿美元的估值表示质疑,认为在其每年约损失50亿美元的情况下,这一估值缺乏合理性。
在亚莫迪拆解AI发展的三大定律时,他指出,第一,规模法则是AI性能提升的核心特性。即训练规模越大,模型在认知任务中的表现也越出色;第二,计算成本的下降意味着新技术带来了更为高效的模型训练方法,增强了行业的整体性能;第三,AI训练方法的演变,强化学习(RL)的崛起,为未来AI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意味着各大公司正在快速跟进,以适应市场趋势。
DeepSeek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架构的创新,更在于其抓住了市场对AI性能与成本的期望。阿莫迪进一步指出,DeepSeek的R1发布,虽然其强化学习训练模型复制了OpenAI的o1-preview模型的做法,但在当下,AI行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期,多个公司有能力推出同等水平的模型。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随着AI模型的扩展与演进,行业领先者将会逐渐拉开差距。
DeepSeek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在技术层面引发讨论,更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第一家展示成本优化技术的中国公司,其表现不仅改变了市场的游戏规则,也推动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科技公司加速应对竞争。因此,尽管Anthropic和OpenAI在加紧对抗,但DeepSeek的崛起给整个AI行业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挑战。
对于消费者和开发者而言,DeepSeek带来的新机遇意味着AI技术将更加普及与可接触,而未来的竞争也将是技术与开放性之间的较量。AI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人充满期待,同时也催促着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商业战略上不断求新求变。这场由DeepSeek引发的行业动荡,虽然初显端倪,但其深远影响仍需时间来验证。随着各公司持续展开较量,AI行业的版图将会进一步演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