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DeepSeek R1模型震撼科技界,超越OpenAI引发关注

DeepSeek R1模型震撼科技界,超越OpenAI引发关注

时间:2025-01-28 09: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过去的一个周末,科技和投资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该公司推出的R1模型(DeepSeek R1),不仅在功能上展现了卓越的性能,更在第三方基准测试中超越了OpenAI、Meta和Anthropic等众多知名美国人工智能公司。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硅谷对这一崭露头角的中国公司感到紧张。

根据券商中国的报道,DeepSeek R1在文学素养、文字组织能力和逻辑处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已然使得许多专业文字工作者感受到职业危机。记者亲自测试后发现,DeepSeek R1在阅读能力和数理逻辑处理方面也表现异常出色,令人振奋不已。尤其是在1月26日发布后,大量用户涌入访问该模型,导致其服务器一度崩溃,虽然后来很快恢复。

更重要的是,DeepSeek团队不仅实现了高性能的目标,也在控制成本方面表现优异。在AIME2024数学基准测试中,DeepSeek R1的成功率达到了79.8%,成功超越了OpenAI的o1推理模型。而在标准化编码测试中,其表现甚至达到“专家级”,在竞争中胜过了96.3%的人类竞争者。DeepSeek R1在查询成本上的优势更使人印象深刻,每百万个token的查询费用仅需0.14美元,相较之下,OpenAI的相同服务费用则高达7.50美元,节省了整整98%。

DeepSeek R1的开源性质也是其迅速走红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模型的代码和训练方法在MIT许可下全面开源,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获取、使用和修改这一人工智能技术。DeepSeek R1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了开源人工智能的未来,正如Meta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所言,所谓的“美国超越中国”并不准确,反而是开源的模型正在逐渐超越专有模式。他指出,DeepSeek的成功不仅源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开放研究的力量。

对此,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他在近日公开表达了对美国的期望,希望其能更多地支持本土人工智能公司。他承认,DeepSeek的崛起很快缩小了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并呼吁美国科技界需加大投入以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对发出了一番警告,表明不能将技术的领先视为理所当然。

DeepSeek R1的表现也令英伟达倍感压力。在DeepSeek R1推出前后,英伟达股价持续走低,市场对其AI芯片需求的预期也受到冲击。DeepSeek仅以560万美元的投入,借助2048颗英伟达H800GPU就成功训练出了6710亿参数的模型,这一成本大大低于OpenAI和谷歌等同行。在此背景下,DeepSeek的成果极有可能颠覆行业对AI芯片需求的传统认识,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英伟达在这一新兴市场的地位。

苹果设备在此期间也悄然迎来了变化。AI研究员Awni Hannun指出,人们已能够在Apple Mac上本地运行DeepSeek R1模型的量化版本。以前,由于苹果设备与英伟达的CUDA软件不兼容,AI相关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转变。不少AI研究者发现,利用普通的Apple设备也能高效运行DeepSeek R1的轻量级版本,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

总体而言,DeepSeek R1的成功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同时也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激烈竞争。它的崛起标志着开源AI在能力和成本上的优势正逐渐显现。这将导致包括Meta、OpenAI在内的众多科技巨头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市场中的策略。随着各国对人工智能投入的加大,未来的竞争形势将更加复杂和充满变数。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