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网民规模达11.1亿,数字消费持续增长
时间:2025-01-21 15:40
小编:小世评选
2024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揭示了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惊人的11.1亿,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进步与数字经济的持续升温。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在5G及千兆光纤宽带网络的建设上,我国的信息通信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指出,到2024年年底,中国的IPv6地址数量达到了69148块/32,年同比增长1.6%;域名总数达到了3302万个,其中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82万个。这些数据展示了我国在互联网基础建设方面的扎实推进,为更广泛的数据交互和互联网服务提供了基础。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随着5G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至2024年已建成419.1万个基站,比上年净增81.5万个,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强劲增长。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量也已达26.42亿户,这表明人、机、物的智能连接正在不断深化,为用户获取更全面的互联网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接入得到了改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占整体网民的28.2%。在电信普遍服务及“宽带边疆”的促进下,许多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网络服务。农村电商、远程医疗等新兴服务模式的推广,使农村经济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
在数字消费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截至2024年12月,3.31亿中国人表示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2.49亿人曾实际使用过。尤其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信息查询和办公辅助的用户占比达到77.6%和45.5%。这一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引领未来的消费模式。
在电商领域,消费者的数字消费行为日益活跃。《报告》显示了数字消费的新亮点,各大电商与地方合作推出消费者补贴措施,推动了以旧换新等活动,有效促进了线上消费的增长。截至2024年年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较2023年增加5947万人,占网民总数的87.9%。数字支付的互联互通也实现了显著进展,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云闪付之间的条码互认,让用户的支付体验更便捷。
在文旅融合方面,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体验。全国各地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展现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自然景观,吸引了更多游客参与。截至2024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5.48亿,较2023年增加3935万人,占网民的49.5%。新兴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在“五一”假期吸引了超过430万人次光临,消费总额则超过2.2亿元,证明了数字技术对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作用。
2024年的《报告》反映出中国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健康发展与多元化应用。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数字经济和网络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期待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在这一巨大市场中不断涌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