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数字中国迈向新高度
时间:2025-01-18 03:00
小编:小世评选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这一数据的发布,再次彰显了数字中国的广阔前景,也为我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中占据更高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自1994年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过去30年间,我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形成了活力四射的数字社会。这一历程不仅是技术的突破,也是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已建成5G基站419.1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到2.09亿户,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的目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互联网服务,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国家在推进“信号升格”、建设“宽带边疆”、开展“数字适老中国行”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正是为了让每一个国民都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数字技术的普及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更在于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电子商务方面,截至2024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则为10.29亿人。我国的网上零售额和移动支付普及率均稳居全球第一,购物的便捷性和支付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型消费模式的不断涌现,传统商业正在以数字化的方式不断革新。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生产和运营模式。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这个产业链涵盖了从芯片、算法,到数据、以及应用等关键环节。无论是在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还是在服务行业提升客户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正逐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各个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智慧生活的场景也在不断丰富,体现了数字化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武汉,无人车出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出行选择。用户只需输入车牌号码和行程,便可享受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体验。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和智能服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智能家居到无人机送餐,从移动支付的无缝衔接到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数字技术正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动广大民众消费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指出,互联网深度融入民生消费领域,真正成为了惠民利器。这不仅使得消费模式不断升级,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幸福感的提升。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数字中国的建设正在迈向新的高度。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应用的不断延深,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中国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并将继续引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未来,数字化生活将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将成为每个国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期待着,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将在全球互联网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