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下降至108家,中国新晋独角兽减半至18家
时间:2025-01-15 23: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期,创业邦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新晋独角兽企业总数仅为108家,较2021年的720家高峰下降了高达85%。其中,来自美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61家,同比增长79.4%;而中国的新晋独角兽则降至18家,同比下降幅度达56.1%。尽管新晋企业数量锐减,但受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独角兽企业的平均估值却有所回升,2024年达到165.5亿元,接近2021年的水平。
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为初创企业创造了新机会。在2024年新晋的108家独角兽中,约30.6%(33家)专注于成为各行业中占比最高的细分市场。美国新晋的61家企业中,有41%的企业来自于人工智能领域,而中国的独角兽则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汽车交通、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各占3家。
在中国新晋的18家独角兽中,内地企业数量为16家,而来自香港的有2家。调查显示,从企业的创立背景来看,其中包括8家依托于大企业分拆的背景,显示背靠大公司的这些独角兽得以迅速发展。自主创业的企业也占有一席之地,共有8家,其中2家属于国资背景。
退出独角兽行列的企业数量同样引人注目,2024年全球共62家企业退出独角兽行列,其中美国占25家,中国则有21家。美国的退出方式多样,其中13家通过收购退出,7家则通过IPO成功上市。而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大多数通过IPO退出,其中19家选择海外上市,港股成为最主要的渠道,12家企业选择在港交所上市,5家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外还有1家在纽交所上市,1家在A股上市。
在融资方面,2024年存量独角兽企业共完成219起融资事件,尽管美中两国的融资事件数量占比高达77.6%(美国86个,中国84个),但二者的融资总额差距显著,美国的融资总额达491.9亿美元,占总融资的68.2%。加拿大和法国虽然融资事件数量较少,分别只有3个,但其平均融资金额却超过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分布表现得相对均衡,50%的新晋独角兽来自于汽车交通、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三大行业,各占3家,其中材料和能源电力行业各有2家。相比之下,美国新晋独角兽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和区块链等行业,人工智能领域占比高达41%;而企业服务行业的占比则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展望未来,全球现存独角兽企业数量在2024年底达到了1866家,尽管中美两国在独角兽数量上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分别为838家和510家,但中国的独角兽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分析指出,2024年中国新晋独角兽数量仅为18家,较前一年下降了56.1%,这是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在行业分布上,中国现存的510家独角兽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汽车交通、企业服务、医疗健康及人工智能等行业,后续可能会受到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北京和上海则继续保持独角兽数量的领先,分别有125家和101家,其他如深圳、杭州和广州的数量亦相对较高。
随着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对独角兽企业的关注和热情可能会经历波动,特定行业的兴起,例如将可能为未来新晋独角兽的诞生提供新的动力。2024年的种种趋势提示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局面,初创企业需要更灵活的应对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