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行业迎来收益递减期,投资人与从业者忧心未来生存挑战
时间:2025-01-10 03: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3年即将结束之际,大模型仍然占据着科技行业的热度。这一热潮似乎正在迅速减退,行业内的从业者和投资者开始对未来充满担忧。面对眼下的收益递减期,许多企业和个人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生存挑战。
即使在最近,智谱AI和阶跃星辰的融资成功以及OpenAI的长期新品发布会依旧未能振奋人心。对肖琳(化名)这样的从业者而言,年底的融资消息看似光鲜,实际上却掩盖了行业潜在的危机。几个月前,一张关于大模型新增用户留存率的图片在业内广泛传播,引发了对行业现状的深刻反思。这张图片显示,诸如腾讯、字节、百度等公司的大模型在短短一个月内,其用户留存率竟低于1%。虽然审视数据的真实与否,但对大模型行业的信心已经受到动摇。
随着2024年的到来,行业寒风阵阵,甚至连学术界的研究生张楠楠(化名)也感受到了气候的转变。他得知国内大模型的“六小龙”中已有公司开始放弃预训练工作,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些曾被视为行业精英的企业,开始受到内部压力与市场困境的双重打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猎头凯文(化名)所观察到的招聘市场情况。他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春季以来,大模型岗位的需求显著下降,大约削减了30%至40%。曾经频繁的高薪聘请迟迟不见,求职者的涨薪诉求也屡屡碰壁。这表现出行业内的紧张氛围,许多求职者面临越来越高的职场竞争压力。
投资人的态度同样发生了重大转变。陈琳(化名)指出,以前抱着“错过就会后悔”心态的投资者,则开始担心大模型初创企业的高估值。在大厂纷纷入局的背景下,行业整体融资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趋冷。与此类似,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对大模型的前景表达了担忧,预计到2026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巨大的资金缺口让整个行业感到不安。
技术进步的放缓和产品体验的不足也让大模型遭遇寒流。外媒报道称,OpenAI即将发布的下一代旗舰模型,虽然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却未必会突破前辈的巨大飞跃。AI研究领域的悲观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大模型的发展可能已经进入了看似“理想”却实则“获利递减”的阶段。
历经投资热潮的高峰,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业界普遍共识,目前大模型行业正陷入应用落地的困境,单靠基础模型的研发将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李彦宏提到,没有实际应用的基础模型毫无价值,科技的持续创新和实际落地才是生存之道。
在严峻的市场压力下,投资和开发的多重挑战正在显现。随着融资环境的收紧,加上大模型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不少初创企业在高投入的背景下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诸如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被普遍认为将在这一轮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而更加小型的创业公司生存几率则大幅缩水。
朱啸虎曾预测五年后将不再有独立的大模型公司,而现在这个预判似乎在逐渐缩短。李志飞等行业领导者早已嗅到了这场淘汰赛的气息,预测大模型行业的商业化之路将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旅程。
在经历了资本的狂热、市场的快速变化之后,行业内的从业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与未来,努力寻找适应市场的新机会。未来的大模型行业,将是那些适应性强、能够在变化中灵活应对的企业的乐土,而大多数盲目追求快速发展的公司将面临被市场抛弃的命运。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模型行业的各方参与者需要共同探讨如何突破现有瓶颈,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在不断收缩的市场中生存下来。未来,谁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中掌控局面,仍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