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副总裁邱达:企业需从人力成本向智力成本定价迈进
时间:2025-01-04 02: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商业和财务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12月27日,钉钉副总裁邱达在“2024《财经》跨年演讲:新风向·大家说”上提出,企业应从传统的人力成本定价模式逐步转向智力成本定价的全新理念。这一观点不仅深刻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思路,也为未来的商业成功指明了方向。
邱达分享了钉钉在为中国一家领先新能源企业提供服务时收集到的反馈。这家市值几千亿的企业表示,尽管在采用大模型进行智能应用时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迫切希望能将AI技术有效整合进现有系统中。这些反馈中提出了几项关键问题,包括模型迭代速度快、一线员工能力参差不齐、安全隐患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AI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根据客户反馈,邱达出三个核心非共识。企业在内容生成与决策过程中追求“内容求新,决策求懂”,即需要最新的模型能力与企业自身数据相结合,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决策支持。企业需认识到智力成本的崛起,重新审视自身的成本结构,思考如何利用智能体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AI的应用不仅限于数字空间,更应向物理世界拓展,企业要考虑将AI技术引入到实际操作和场景中。
在演讲中,邱达同时展示了钉钉在AI落地方面的多项成就。自2023年以来,钉钉已经接入了阿里巴巴自有的大模型,并且扩展到包括其他六家主流大模型公司,极大地增强了客户在选择上的灵活性。邱达引用了多个成功案例,其中包括芯片生产企业艾维电子和农业企业东方希望,这些企业在钉钉的协助下,通过智能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以艾维电子为例。在处理与芯片产品相关的复杂数据时,钉钉通过构建知识图谱与向量计算,使得企业问答的准确率超过了85%。这种高效的AI助理不仅在内部为员工提供服务,甚至还成功地在其官网上对外提供客户支持,展示了AI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东方希望则面临着一线员工与技术之间的沟通障碍。针对这一问题,钉钉开发了一款能够理解方言的AI助理,使一线工人能够通过语音输入生成工单,极大地方便了现场操作。这些案例充分证明,AI并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提升效率、促进沟通的有力工具。
邱达进一步指出,企业在向AI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对于商业敏感信息的保护,确保在利用AI技术的同时,不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邱达强调,技术的使用并非为了追求炫酷,而是要确保其能真正服务于企业,提高效率与效果。
对于未来的展望,邱达认为,AI创新的重心将优先在协同办公落地。这是因为这些自带组织信息的沉淀,能够有效将企业的数据与智能应用结合,形成良性的互动反馈。钉钉的开放性也为企业提供了训练调优自身模型的可能,让更多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AI应用的落地。
而言,邱达在演讲中所提出的从人力成本向智力成本定价的转型思路,不仅反映了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迫切需求,也为各行业的智能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启示。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完善,企业将迎来更加多元与灵活的运营模式,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商业决策和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