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人工智能大模型大会在成都召开,13家企业获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大模型大会在成都召开,13家企业获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2-31 15: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正迎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12月25日至26日,成都市举办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大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新方向。在大会中,成都地区13家优秀大模型应用企业和15家在特定垂直领域中的企业获得了奖项,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和创新能力。

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大模型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尤其是经过国家备案的200多个大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副主任指出,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真正走进了千行百业,赋能各个行业,尤其是在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展示出了不可或缺的价值。

在这次大会中,成都的13家获奖企业代表了这座城市在大模型应用方面的卓越成就。例如,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如WorkBrain工作大脑和AI数字人,广泛应用于全国数十个机关和企业,实现了人工智能的规模化落地。该公司的“MT-WorkGpt”大模型,具备私有数据注入学习和决策智能等先进功能,为政务、企业管理、文化旅游、教育及健康产业赋能。

在“巢燧杯”大模型评测大赛的颁奖环节中,医疗、金融、交通和水利四个垂直领域共15家企业获得了奖项。其中,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因开发出大模型驱动的AI医生MedGPT而备受瞩目。MedGPT在最近的测试中实现了80%的诊断命中率,显著高于现有医疗大模型的平均水平,已具备对近3000种疾病的首诊能力。

为了实现大模型的有效应用,周道副总经理提到,企业需攻克算力、算法和数据这三大关键要素。算力是支撑模型训练的基础,成都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国家枢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四川省的算力生态联盟的成立,旨在推动区域算力的高效利用,帮助行业解决算力供给问题。

算法模型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周道指出,当前的大模型竞赛正在从单一参数比拼转向重视智能体的领域。要实现深度落地应用,就需将行业特性融入算法设计,推出更契合各领域的垂直模型。

数据隐私保护作为一项重要课题,亟需被关注和解决。有效的用户数据保护措施能够增强客户信任,也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素材。

围绕大模型的发展,需要不断壮大产业生态。成都企业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下成立的智能体专委会,汇集了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伙伴,形成了强大的合作网络,从而推动地方AI产业的持续进步与创新。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成都市已经形成了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和智算中心的“双中心”布局,为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成都市在政策层面也积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明确目标,力争在政策、技术和应用场景上形成良性互动。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着力培育40个省级及以上的创新,建立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大模型,推动数据流通和公共服务空间的搭建。预计到2026年,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展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随着企业的创新产品及政策的引导,成都势必将在大模型应用领域引领潮流,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