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中国联通在北京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基地
时间:2024-12-09 14:4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道路与云端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的重要方向。12月6日,华为正式宣布与中国联通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打造了一座全新的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基地。这一基地的建立预示着车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将会迎来新的里程碑。
据华为介绍,此次创新基地是在现有的车路云一体化研发测试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新基地增设了6套路侧感知系统、6个5G-A杆站、4个多模态融合引擎及1个通感一体基站。这些设施的引入,为多种技术验证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包括多载波聚合、补充上行链路、确定性低时延等,从而为未来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通信网络的建设上,该基地全面铺设了5G-A通信网络,使用的是北京联通3.5GHz和2.1GHz两个商业频段。通过高效的网络架构,基地成功构建了一个全域时延低于20毫秒、上行速率超过20Mbps的“双20”性能基准。这一基准的实现不仅为车路通讯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未来更多智能化应用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创新基地所构建的5G-A网络,其高速传输、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特点,让车辆与道路、车辆与云端之间的信息交换得以实现即时化与智能协同。这意味着,在未来,车辆将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接受来自道路状况、交通信号和云端调度的实时数据,从而提升驾驶安全性以及交通效率。
在道路感知技术方面,基地重点围绕“四大关键场景”进行验证与研发:对向来车提示、二次事故避让、鬼探头及拥堵避让。通过与联通智网车路协同的深度融合,华为研发的AI感知系统得以实现对道路环境的全方位实时感知。在实验中,端到端的平均时延甚至低于10ms,这为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实时响应能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车路云一体化的理念愈加成熟,为智慧交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华为与中国联通的此次合作,将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创新的热点,更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会不断与周边环境进行数据交互,以确保行车安全,提升出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与技术资源,结合中国联通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两者的合作将形成强大的合力,为智能交通的普及推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未来几年,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基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将为汽车安全、交通管理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也将促进新兴交通模式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与安全。
华为与中国联通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基地,不仅是两家公司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成果,更是中国在智能交通与科技创新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宽,相信这一基地定能为中国的智慧交通创新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交通行业走向更加高效、安全与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