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获校友李平、廖梅支持建设学敏高等研究院,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招募
时间:2025-07-16 16: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复旦大学官微发布消息,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与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支持建立“学敏高等研究院”,这一举措标志着复旦大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又一重要发展。该研究院以交叉性、前沿性和国际化为建设宗旨,旨在打造全球顶尖的科技创新孵化器。
李平与廖梅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根据社会责任,推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学术项目。李平提到,复旦大学的优良校友传统激励他们反哺母校,同时也希望该研究院能为全人类做出贡献。两位校友在概念上强调“学敏”的重要性,表示这一名称既体现了学者治学严谨的态度,也强调在学术探索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学敏高等研究院的打造,是复旦大学对科技前沿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一次重要尝试。复旦大学的科研负责人强调,学敏高等研究院将集中力量于基础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重点关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医药、环境科学、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多个前沿领域。通过这些领域的深入探究,希望能够提出创新性的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捕捉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并不单纯追求热点话题或发表论文。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敏高等研究院已启动全球人才招募计划,特别是针对博士毕业后5年内的青年科学家,无论国籍和学科,只要有志于科技创新和研究,均可申请加入。这一开放的人才招募政策,期待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的科研骨干,共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革命。
廖梅提到他们希望参与的项目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长远目标,既需要扎实的学术基础,也需要充裕的财力支持,同时能够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他们希冀这将成为一个为科研创新注入活力的源泉,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中,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李平和廖梅夫妇与复旦大学并非简单的捐赠关系,他们在校期间也曾积极参与校园社团活动。李平在学生会负责学校社团管理,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贡献了力量;而廖梅则作为第一位朱维铮教授指导的国内博士生,在历史研究领域深耕十年,展现了他们的学术热忱与责任感。
通过此次捐赠,李平和廖梅不仅为复旦大学的科研创新吹入新风,还期望这些努力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激发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他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基础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已经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机会为全球科学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敏高等研究院”的建立,将为复旦大学塑造一个新的学术标杆,也将为国家和社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聚集全球顶尖的青年科学家,复旦大学希望能够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开疆拓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科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李平和廖梅夫妇的慷慨支持,不仅是对复旦大学的直接投资,更是对社会和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与长期承诺。学敏高等研究院的设立,将为复旦大学在全球科研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同时也将为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