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刘扬伟:生成式AI可替代80%工序,人类工人仍不可或缺
时间:2025-07-03 15:1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中,人工智能(AI)的应用愈发普遍,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近期的一次公开讨论中指出,生成式AI正逐渐改变传统制造流程,但他同时强调,人类工人在未来的制造业中依然不可或缺。
生成式AI的能力与局限
刘扬伟提到,经过多次内部测试,富士康发现生成式AI能够有效地处理下一代工厂中约80%的工作任务。这一发现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领域的应用上,比如设计、规划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生成式AI的强大计算能力能够模拟大量的生产环境,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其速度和精度是人类无法比拟的。刘扬伟也诚恳地指出,利用生成式AI进行的模拟训练在达到一定的进步后,其学习曲线趋于平缓,这意味着仍存在AI无法超越的人类智慧。
人类工人的角色至关重要
尽管生成式AI在许多方面具备强大的能力,但刘扬伟认为,制造业中的20%工作量仍然需要人类工人的参与。特别是在某些需要创造性思维、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和情感判断的工序中,人类工人展现出的经验和判断力是AI所无法替代的。比如,在复杂产品的组装和质量控制检测中,人类工人的细致观察和专业判断都会显著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数字模拟与AI工厂的未来
在谈及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时,刘扬伟指出,制造业将愈加依赖数字模拟和AI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制造流程正在经历一场巨变,为了应对全球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富士康正在积极探索以生成式AI推动的智能制造方案。例如,富士康正在利用英伟达的Isaac来开发下一代机器人。通过数百万次的模拟训练,这些机器人能够构建起高效的“智能大脑”,确保它们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并发挥作用。
机器与工人的协同发展
刘扬伟的观点不仅强调了AI技术的优势,也提醒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与人力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工厂中,AI与人类工人将不是简单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协同共存关系。人类工人不仅要学会如何与AI工具协作,更需要在技术的辅助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要求教育体系和机构也必须对技术的发展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技能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面对挑战,寻求机遇
在刘扬伟看来,尽管制造业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通过引入AI技术,企业能够提高清晰度、降低成本,并优化资源的配置,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面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I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能够帮助行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富士康的未来展望让人感受到科技变革的巨大潜力,而刘扬伟对人类工人的珍视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智能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依然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一名制造业从业者和管理者,我们不仅要被动接受技术的变化,更要主动引领与融合技术的进步,培养未来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