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天行者”将于12月30日面世,开启机器人常态化工作新篇章
时间:2024-11-23 05:16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11月20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行者”将于12月30日正式投入市场。作为“成都造”系列的一部分,“天行者”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示了四川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随着首台原型机的行走训练和算法验证的成功进行,该项目已经进入整机制造和测试阶段,预计将在12月初完成整机组装。
“天行者”机器人身高1.65米,设计旨在满足柔性产品制造业的需求。在这个高度迅速发展的行业中,机器人将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工作支持。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程卿苗表示,人形机器人不仅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还面临成本控制、技术成熟度及应用场景适配等多方面挑战。尽管如此,程卿苗对“天行者”的前景充满信心,她指出,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与大数据分析,未来机器人能够更好地融入人类的工作环境,适应多样化的岗位需求。
与传统的机器人系统相比,“天行者”更注重”人味儿”的表达。程卿苗提到,机器人的行走姿态、稳定性、灵活性及避障感知能力都已经大幅提升。尽管依然存在机械化的特征,但通过不断优化的大模型和算法,未来的机器人将能够更加精准地执行复杂的任务,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与人类协作完成工作。这样的进步不仅意味着增加了机器人的功能性,同时还提升了其社会交互性。
周江,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部经理,深入讲述了“天行者”在设计上的精细化过程。他提到,研发团队反复进行了上百次的测试,以确保机器人的下肢关节和手臂等部位的灵敏度和弯曲弧度能准确模拟人类的运动模态。这种人性化设计不仅增强了机器人的实用性,也让行业内外对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充满期待。
早在上个月,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经在宽窄巷子试点使用了其智能巡逻机器人“灵瞳”,负责夜间的安全巡逻工作,涵盖火灾防范和治安维护。这项实践标志着成都在机器人应用场景常态化的又一步,随着“天行者”的即将上线,未来在城市建设和景区管理中将会看到更多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根据计划,类似的机器人将在春熙路、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景区展开常规工作,为游客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的设立,进一步增强了成都在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该基金不仅将为本地机器人企业的创新成长提供支持,还将促进人形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基金的首期规模为10亿元,目标总规模为100亿元,意在打造更强大的支持体系,助力成都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阵地。
从灵活的工作姿态到人机协作的潜力,“天行者”的面世为四川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推动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成都的这次创新实践,标志着机器人应用常态化工作的崭新篇章。人形机器人“天行者”的问世,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人类对智慧社会的追求。未来,我们期待看到它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呈现出更加丰富精彩的智能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