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报告显示:ADAS技术成熟推动车辆驾驶辅助市场快速演变
时间:2025-05-25 13:55
小编:小世评选
4月29日,IT之家报道称,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随着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技术的持续成熟,消费者在高速及城市通勤场景下对驾驶辅助系统的期待显著提升。这一趋势推动了L2级别高速“无干预辅助驾驶”(NOA)和城市NOA的快速渗透,从而促进了域控方案向前视一体机方案的逐步替代,也推动了对高算力系统单芯片(SoC)的强劲需求。
根据Canalys的预测,高速NOA与城市NOA的市场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0.8%与9.9%。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预计在2027至2028年间,城市NOA的增长速度将超越高速NOA,标志着市场结构的快速演变。这一转变将重新塑造SoC的竞争格局,影响未来的产业发展态势。
驾驶辅助技术的普及与竞争
随着多家主机厂积极推进驾驶辅助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比亚迪、吉利、奇瑞和红旗等品牌,采取了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布局策略。这些企业在相同或多个SoC上,进行功能差异化配置,从而系统地推出功能清晰、配置连贯的ADAS方案,逐步推动这些技术在中低端车型上的标配化。这不仅体现了对高性能、低成本的平衡诉求,也意味着消费者在购车选择中将获得更多科技化与智能化的体验。
尽管新能源汽车不断渗透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燃油车依旧不容小觑。Canalys的报告指出,燃油车在高端市场(40万元以上)及中档价位(10至20万元)仍然维持着稳定的用户基础,预计到2050年,燃油车市场仍将保持约800万辆的规模。对于合资品牌和以吉利、奇瑞为代表的传统燃油车品牌而言,推行“油车智能化”的策略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因此,燃油车市场正在成为驾驶辅助技术发展的“第二曲线”,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智能汽车架构的演变
在智能汽车架构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不同价位车型在电子架构(E/E架构)上的细分差异愈加显著。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普遍采用舱/驾双域控制器架构,而在10至20万元区间的车型则加速推进舱泊一体、舱行泊一体等综合融合的方案。这种分化不仅有助于平衡成本与消费者体验,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技术创新的追求与应用。
未来,Canalys预计,ADAS技术将进一步缩减物料清单(BOM)成本、降低系统延迟、提升跨域数据协同能力。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开发复杂度不断提高、跨域标准尚未统一、设计门槛增高等问题。这对业界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在技术整合和系统协同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领导力矩阵的揭晓
值得一提的是,Canalys本月还发布了《2025年中国ADAS SoC供应商领导力矩阵》的第二期评估结果,共有七家厂商荣膺“冠军厂商”称号,这一评选结果将对行业信用与市场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快速演变的市场环境中,各企业应充分利用技术创新与市场趋势,积极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同时,行业的整合与协作也将成为助推整个ADAS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市场形态的重塑,未来驾驶辅助技术的拓展与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都将在这一波技术浪潮中找到各自的发展机遇。
而言,Canalys的报告不仅揭示了当前ADAS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技术演进,同时也为后续的行业观察与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预计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驾驶辅助技术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与创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