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人形机器人将于数年内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时间:2025-03-30 19: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3月19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的英伟达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了极具前瞻性的演讲,阐述了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几年的潜在发展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这一届开发者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开发者以及投资者,为气氛的热烈与对未来科技的期待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黄仁勋在演讲中展示了一系列英伟达为促进人形机器人高效工作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的开发旨在使人形机器人更容易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以实现其更广泛的应用。他强调,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将在各行各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黄仁勋的表述中可以感受到对未来科技应用的强烈信心,他指出:“当人形机器人开始在各个场景中自由地行动时,这将是人工智能真正无处不在的标志,而这一切并非遥不可及。”
在回答媒体关于人工智能全面应用的提问时,黄仁勋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即人形机器人正快速走向实用化。“这并不是我们要在五年后展望的事情,而是可以在未来几年的范围内实现的目标。”他进一步指出,制造业将是这一进程的先锋,这是因为制造行业的工作流程较为明确且多在受控环境下进行,这为机器人赋能和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制造业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和成本上升的挑战,而人形机器人则能够在这些领域提供解决方案。黄仁勋表示:“工厂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理想地点,因为工厂环境中有很多可重复的作业,且任务标准化,机器人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它们。”他还强调了这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目前人形机器人的租用费用约为10万美元(现汇率大约为72.3万元人民币),这在现今的行业背景下,考虑其潜在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在制造业中,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的不仅是自动化操作,还包括协作和灵活性。例如,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工人一起完成复杂的装配工作,甚至能够学习、适应新的任务。这种协作模式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同时为人类工人减轻了身体负担。
展望未来,黄仁勋描绘了一个人与机器共存的工作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人类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和战略性的工作中,同时利用人形机器人进行重复性和高强度的劳动。他提到,这一转型不仅关乎技术的进步,同样也涉及到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的改进。因此,企业在采纳人形机器人时,也需要同步考虑人力资源的重组。
为了推动此类技术的实现,黄仁勋提到英伟达在强化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操作等领域的持续投入。这些技术的进步将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与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而言,黄仁勋对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他认为,随着英伟达不断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一愿景很快将变为现实。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未来科技的象征,更将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的重要力量。英伟达正在助力这一运动的进程,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人形机器人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