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7年量产
时间:2024-11-19 16:24
小编:小世评选
日前,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于11月7日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采用复合固态电解质,成功取代了传统电池中的隔膜功能,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据相关数据显示,该无隔膜固态电池的离子电导率已超过1.5 mS/cm,并具备卷绕的特性,这为未来电池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根据两家公司公布的时间规划,目标是在2024年完成无隔膜全固态电池的原型验证体系的开发,随后在2026年进行小批量生产并持续进行验证,力争在2027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和示范应用。此举不仅为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在固态电池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发布会上,太蓝新能源还同时展示了其无隔膜半固态25Ah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规格。该电池拥有快速充电(3C快充)和高放电能力(4C放电)等先进特性,表现出色的循环寿命也成为其一大亮点。在25℃的环境温度下,该电池的循环次数超过了1032次,容量保持率达到了87%;而在45℃的环境下,循环次数也超过1066次,容量保持率为83%。这瞩目的技术表现标志着太蓝新能源在电池研发领域的持续进展。
无隔膜半固态动力电池的生产也在不断推进。据悉,今年太蓝新能源已经实现了方形铝亮电池样件的生产,将在明年进行批量生产样包的开发,并计划在2026年进行装车验证。这一系列的产研计划将加速无隔膜电池技术的市场化进程,为长安汽车实现其2030年量产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长安汽车在其2030愿景中提到,全面推进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并力争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除了与太蓝新能源合作之外,长安汽车今年8月曾宣布增资入股太蓝新能源,共同探索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双方对未来电池技术的高度重视与合作意愿。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半固态电池,预计将于2026年年底上市。同时,公司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多款自研电芯,同时形成50-80GWh的电池生产能力,力求在未来的电池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技术开发之外,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还计划在市场推广和应用推介方面展开合作,以增强用户对固态电池技术的认知与接受度。预计未来将会看到更多有关无隔膜固态电池的市场应用实例,比如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在未来电池市场的竞争中,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的联手被寄予厚望。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推出,不仅能够解决传统锂电池在安全性和续航能力上的短板,还将推动整个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尽管目前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如生产成本、材料选择等诸多挑战,但随着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的共同努力,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固态电池技术将实现量产,并逐步走入市场,为电动交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随着研发的深入与应用的推广,固态电池技术会在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中扮演关键角色,提升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赋予了未来电动车充电技术以新的可能性,也为中国在全球电池技术竞争中占据前沿地位增添了新的筹码,显示出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前瞻性与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