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小鹏Iron L3级人形机器人明年量产,已在广州工厂投入使用
时间:2025-03-22 03:2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3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鹏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Iron的研发,并计划于明年实现其量产,当前该机器人已在广州工厂投入使用。
据何小鹏介绍,机器人在工业和消费者场景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其潜力。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简单机器人在运营,但人形机器人的推广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在汽车生产领域,如何有效地应用大量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关键问题。他指出,不论是人工智能汽车企业还是人形机器人制造商,都将面临“数据从哪里来”的难题。这就涉及到大模型数据的积累和应用,而这代表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的门槛,所需的研发投入和强度将远远超出传统汽车产业。
何小鹏的看法是,小鹏汽车已在这一产业深耕五年,未来还将继续投入至少二十年,必要时将增加500亿元到上千亿元的研发预算。他强调,当前仍处于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因此目前的投入也会相对保守。他对未来的期望极高,认为人形机器人在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在谈及机器人技术的进展时,何小鹏表示,从L2级(即辅助驾驶)向L3级(即自主驾驶)的转变是极其困难的。他透露,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已在广州的工厂中投入运作,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具备L3初阶能力的量产。这一消息为市场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展示了小鹏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上的决心和信心。
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的推出,是小鹏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去年11月的2024小鹏AI科技日活动上,Iron正式亮相。其设计采用了仿人结构,身高178厘米,重70公斤,具备62个主动自由度,能够进行复杂的运动,极大增强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该机器人搭载了小鹏的AI鹰眼视觉系统,支持AI端到端的大模型以及强化学习,标志着其具备了“自主+自然行走”的双足运动能力。
Iron的双手也经过了精心设计,拥有15个可动自由度,能够进行触觉反馈,并且在尺寸上与人类双手保持1:1的比例。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操作灵活性,也为未来更复杂的人机交互打下了基础。
何小鹏强调,促进L3级机器人市场化应用的政策扶持至关重要,以借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经验,推动这一新兴科技的规模化发展。不过,他也指出,虽然政策支持可以加速市场的成熟,但技术本身仍需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
不容忽视的是,人形机器人不仅在工业生产领域潜在可用,在医疗、服务、家庭等领域的应用也有着广泛的前景。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适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的机器人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改变。
何小鹏及其团队在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项目上的投入和努力,将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提供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将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启人类与智能机器协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