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呼吁制定人工智能立法应对新问题
时间:2025-03-20 22: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滞后显得愈加明显。2023年3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召开了代表小组会议。会议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及CEO雷军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发出了加强立法的强烈呼声。这不仅反映出企业领袖对新兴技术的关注,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法律适应性的迫切需求。
雷军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提到,去年“十一”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以他为主角的恶搞内容,起初他还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内容。随着类似内容的激增,其质量却令人堪忧,最终令他感到难以忍受,甚至多次遭到网友的投诉。面对这类情况,雷军意识到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自己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境,因为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人工智能引发的新型侵权行为设立专门条款,导致他只能通过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传统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而这些法律要求对损失进行量化,这在人工智能侵权的情境下显得更为复杂。
根据雷军的观察,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已经促使许多新问题层出不穷,诸如“AI换脸”“拟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在影视、广告和社交上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但同时也为侵权行为埋下了隐患。他指出,这些现象对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形成了挑战。因此,雷军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提前预判这一行业的法律需求,以期迅速制定出有效的法律法规。
此前,雷军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曾提出关于“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的治理建议,显示出他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他强调,应当加快单行法的立法进程,在保障安全与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提升立法的位阶和有效性,以此来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关于人工智能立法,雷军提出了以下几项重要建议:
1. 加快立法进程:他建议尽快制定有关人工智能的单行法,以确保在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法律能够有效适应新兴问题。这将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合作,设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规定,从而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强化行业自律与共治:雷军认为,除了的立法外,行业内的自律也是不可或缺的。他提到应该压实企业的责任,促使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时遵循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行业规范,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3. 增强公共法律意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至关重要。只有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提升其对人工智能技术潜在风险的警惕性和鉴别力,才能有效降低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雷军强调,教育和舆论引导应成为保护公众利益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相关的法律体系亟需跟上时代步伐,雷军所提出的立法建议,旨在通过完善法律框架来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一位企业家的声音,雷军的观察和建议不仅对于立法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公众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思考。未来,期待更多专家和从业者能够参与到这一讨论中,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法律法规的建立,助力技术的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