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 全国政协委员制定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制定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

时间:2025-03-19 22: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在讨论教育发展与科技结合的主题时,提出了关于高校人工智能(AI)工具使用的规范建议。这一提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目前高校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合理应用技术的广泛关注。

在数字化教育和智能化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下,人工智能的引入带来了许多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提升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资源和个性化学习体验。随之而来的也是伦理和规章方面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汪小帆强调了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合理使用边界的重要性。他指出,制定详细的规范将有助于保护学术诚信,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AI工具。

他提出了分册式指南的构想。这一建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手册,主要面向学生,聚焦于学术诚信,以确保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能够遵循学术规范,维护原创性;二是教师手册,强调教师在教学创新中应如何有效地利用AI工具,鼓励教师探索AI-assisted教学设计的新模式。

具体汪小帆建议在师生手册中融入关于AI伦理的内容。他认为,AI伦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教育这一重要领域。随着AI工具的快速发展,如何进行合理的运用和监督成为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将AI伦理作为学术诚信的一部分,引入必修课,将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奠定基础。

汪小帆还提到,应该依据实际反馈情况,定期更新使用指南的内容,从而确保其前瞻性和有效性。他提议在国家智慧教育开设专项课程,帮助师生充分理解AI工具的使用方式以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和实践关于AI论文及其相关问题的规章制度。例如,复旦大学针对AI工具的使用范围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禁止条款,以保障学术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的严谨性。这些规定包括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方法设计、算法框架搭建等核心学术工作。还明文禁止在提交的毕业论文中使用AI生成的内容,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插图等,以避免不当使用人工智能导致的学术不端行为。

同样地,复旦大学也对教师和评审专家的行为进行规定,明确禁止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使用任何AI工具,从而保障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同样强调禁止上传任何数据和图片到以保护研究结果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汪小帆提出的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的构想,将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界需要借助AI的力量,同时又不失去学术诚信的底线。通过明确的规范与指南,可以有效地引导师生合理利用AI工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如何在教育领域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工具,将成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制定合适的使用规范,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相关的指南和课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