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10台120吨级纯电动矿用卡车在煤矿投入使用
时间:2025-03-18 00:10
小编:小世评选
3月7日消息,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矿业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绿色转型的新路径。近日,我国首批自主研发的10台NTE130E型120吨级纯电动矿用卡车,于3月6日正式在国家电投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投入使用,意味着我国在电动矿用车辆的研发和应用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这批纯电动矿用卡车配备了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国内露天矿山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首个案例。试运行期间,这10台卡车累计行驶时间达3400小时,行驶里程超过5.9万公里,单日最高运输生产达2.1万立方米,展现出了惊人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在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重驱动下,纯电动矿用卡车的优势愈发明显。与传统柴油矿用卡车相比,这些电动矿用车在动力性能和运输成本上都有显著改善。根据国家电投集团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的负责人刘敬玉介绍,10台传统百吨级柴油车每年需要消耗柴油约2300吨,燃油费用高达1800万元。相较之下,纯电动卡车的运营成本通过电能减少了大量支出,同时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排放。
这些纯电动矿用卡车还装备了自主研发的“车辆智慧安防系统”。该系统具备防撞预警、实时监控、超速报警、以及驾驶员行为分析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运营的安全性及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对车辆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运维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各台车辆的运行状况,确保生产安全。
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电动矿用卡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纯电动矿用卡车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传统矿车燃油消耗带来的环境负担,还有助于提升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政策的支持,电动矿用车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有望推广至更多的矿山企业。
综观国际市场,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试点和流行使用电动矿用车辆,尤其是在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电动矿用车已经成为提高矿山作业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选择。未来矿业企业在选择卡车时,除了注重运输能力和成本,还需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能否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
面对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企业必须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推动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电动矿用卡车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突破,正是这一进程的缩影。这不仅是对传统矿用车辆的技术升级,更是中国在全球矿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布局中迈出的坚实一步。
首批投入生产的120吨级纯电动矿用卡车,象征着中国矿业在低碳和环保发展方向上大胆前行的决心,同时开启了矿业运输的革命性变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电动矿用车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未来的矿山将更加高效、环保,也将为我国矿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