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增设国家半导体研发设施 计划2027年投运
时间:2025-03-16 21: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新加坡正在积极布局,以成为亚太地区半导体创新的枢纽。近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贸易与工业部长颜金勇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在国家半导体技术转化创新中心(NSTIC)增设一座国家半导体研发制造设施,预计将在202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项投资约合27.18亿元人民币,旨在推动新加坡在半导体领域的科技研发及产业升级。
先进封装技术的聚焦
根据颜金勇的介绍,新增设施的初期将以先进封装技术为重点。半导体封装是连接集成电路和其他电气组件的重要环节,影响着电路的性能和功耗。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品对封装性能的要求日益提升,因此新加坡此次扩建将为提升其在高端半导体市场的竞争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新加坡不仅在研发上发力,也在生产层面不断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去年底,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NXP)与台湾地区的世界先进共同投资的新加坡12英寸晶圆厂正式铺开,计划于2027年开始量产。这一项目的启动将进一步拓展新加坡在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芯片生产能力,助力国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
除了恩智浦,新加坡还积极吸引其他国际巨头入驻。今年年初,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宣布其位于新加坡的高带宽内存(HBM)高级封装工厂项目已经破土动工,计划于2026年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该工厂是新加坡首家专注于HBM封装的生产基地,标志着新加坡在内存产业链条中又迈出重要一步。
新加坡的政策支持
新加坡在半导体产业的支持政策也为这项投资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作为国家科学与技术政策的重要执行机构,在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其领导下,NSTIC不断吸引外资,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除了直接支持制造基地的建设外,新加坡还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本土企业创新,并加强人才培养,确保半导体产业的人才供给。近年来,新加坡在科技教育和技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致力于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和技术专才,满足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全球半导体形势的影响
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尤其是在中美科技摩擦、疫情后的产业链重构等因素的影响下,各国纷纷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力度。作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新加坡在这一背景下的策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新加坡不仅要吸引外资与合作伙伴,也需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
新加坡的半导体战略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产业链韧性,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通过不断拓展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新加坡正在为自己在全球半导体生态中寻找更具战略性的定位。
下来,新加坡增设国家半导体研发制造设施的举措,是其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步。随着新设施的逐渐建成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度推进,可以预见,新加坡将在未来的全球半导体竞争中占据更加显赫的位置。期待2027年新设施的正式投入使用,能够为新加坡带来更加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并对亚太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