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部长通道”首次采访:教育部长谈科技改革与人才培养
时间:2025-03-14 23:20
小编:小世评选
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京举行,众多部长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此次活动中担任了重要发言者,围绕科技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问题,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怀进鹏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DeepSeek)和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对于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这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长足进步,同时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转型,教育应当如何适应这一潮流,是各界亟待回应的重要问题。
他强调,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怀进鹏指出,教育部门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和学科设置,优化教育体系,使其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针对课程设置的优化,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加大对传统学科的调整力度,同时适度增加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新能源技术等。这些新兴领域不仅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他认为,优化学科结构将为国家培养具备时代前沿素养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提及高等教育的扩容问题时,怀进鹏指出,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将是重点之一。他表示,“双一流”不仅关乎高校的竞争力,也关乎国家的人才竞争力。因此,教育部将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双一流”本科院校的扩招,为更多优秀学子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他也表示要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怀进鹏还提到,当前我国70%至80%的高中生来自于县级中学,这一现状对提升教育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透露,今年教育部将在县级中学的建设和发展上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县级中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也能够为更多地方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怀进鹏还强调了智能化教育手段的推行,认为科技手段在教育系统内的应用,将大幅提升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在线教育、智能评测工具等新兴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公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怀进鹏也特别提到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依靠国内的教育体系,还需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开放的视野,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质量提升与创新。
怀进鹏在此次“部长通道”的采访中,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教育在科技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通过教育的全面优化,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支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持续进步。这些观点不仅为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社会各界如何参与和促进中国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