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与低空经济联盟共建低空经济研究中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时间:2025-03-12 01:50
小编:小世评选
3月3日上午,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四川省广汉市正式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这标志着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唐庆如与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共同为该研究中心揭牌,双方希望通过这一,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技术研发及产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低空经济是指在低空空域中,利用各类航空器进行商业活动,如无人机配送、空中旅游、航空农业及应急救援等多种涌现出的新兴商业模式。根据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预测,未来几年内,低空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2030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实现跨越式增长。
据悉,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将在4月下旬于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上发布重要的“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展望报告”,并成立“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生态伙伴”。这一举措将促进各省市在低空交通一体化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研究中心也将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技术标准的建立和行业规范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作为我国低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近30个省市已经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以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重庆市已积极探索无人机配送和低空旅游的应用,湖北省则在推进无人机农业植保业务的同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发低空经济相关技术。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低空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低空经济的前景引人期待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低空产业的变革。根据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无人机预计将在快递物流、农业植保、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的空中交通将逐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及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将基本建设完成,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这一新兴的交通工具也将大批量投入市场。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eVTOL的市场价格将逐渐降低,使之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使用。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的升级。未来,我们期待低空经济能够带动更广泛的产业融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与低空经济联盟共建的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不仅是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的重要举措,也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2030年万亿市场规模的蓝图,各方应积极共同探索,汇聚力量,加速实现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