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未来20年交付1.9万台,价值超3000亿美元
时间:2024-11-17 08: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AECC)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发布了《2024~2043 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报告》。该报告为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预计未来20年内,中国将交付商用航空发动机1.9万台,市场价值将超过3000亿美元(约合2.17万亿元人民币),并且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的份额将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以上。
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现状
截至2023年底,全球在役商用涡扇发动机数量已超过5.6万台。在这些发动机中,窄体飞机发动机的数量达到了3.5万台,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宽体飞机发动机和商用涡桨飞机发动机的数量分别为1.4万台和0.4万台。根据报告,国内现阶段在役的商用航空发动机数量也已突破9000台。
这表明,推动航空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航空公司的需求增加,还涉及技术的进步与飞机设计的不断优化。随着国际航班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中国的航空市场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未来20年的市场预测
根据AECC的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商用涡扇发动机的交付量有望达到8.7万台,市场总价值将超过1.5万亿美元(约合10.87万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作为全球航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预计将在这一增长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的20年里,中国的商用涡扇发动机机队规模预计将增长到2.1万台以上。其中,窄体飞机发动机的交付量将达到约1.6万台,宽体飞机发动机将超过4000台。这显示出中国不仅在进行航空器的数量扩张,还在逐步进入宽体机市场这一更高水平的竞争领域。
自主研发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中国在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AECC自主研发的AEF1200发动机作为我国第一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为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动力。借助这一技术,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有望实现更高的自给自足率,并增强与国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竞争能力。
中国航空制造业正在向高端技术领域迈进,这也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提升息息相关。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放宽航空政策,航空旅行正逐渐成为更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这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外部环境。
挑战与机遇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并非易事。面临的挑战包括高研发成本、复杂的技术要求,以及国际市场上来自波音、空客、通用电气、罗尔斯·罗伊斯等巨头的激烈竞争。全球航空市场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航空公司在购置新飞机和发动机时需要谨慎考虑经济回报。
尽管存在挑战,但随着国内航空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对航空行业的重视,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将迎来广阔的机会。支持的政策、技术人才的积累、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都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未来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容忽视。随着自主研发技术的成熟、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国际合作的加深,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将在全球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的支持与企业的创新必将为中国航空产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伴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航空需求,还能够在未来的全球航空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