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能源成功完成智能储能极限燃烧试验,实现系统安全重大突破
时间:2025-02-28 02: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华为数字能源在国际知名的独立保障与风险管理机构DNV的见证下,成功进行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极限燃烧测试。这一里程碑式的实验,不仅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也为能源存储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本次极限燃烧试验是在严格遵循国际通行标准UL9540A的基础上,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数量大幅增加的热失控电芯,提升了测试的严苛程度。这一举措全面验证了该型储能系统在极端燃烧情况下的安全防护能力,为后续的产品技术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略重要性
在当前全球快速追求绿色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储能技术的安全性愈发重要。储能系统作为储存和释放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设备,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华为数字能源此次成功完成的极限燃烧测试,能够显著提升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市场认可度,同时为后续的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
测试详细过程与结果
真实环境的构建
此次试验中,华为创建了一个真实完整的测试环境。测试过程中,四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箱均为100%量产真机,并在充电至100% SOC后部署,严格按照实际电站最小维护间距和安全距离要求进行。这一真实环境的构建,使得测试结果更具参考价值,也增强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创新性的安全防护机制
在此次试验中,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在12颗电芯同时发生热失控的极限场景下,仍能通过华为首创的正压阻氧与定向排烟联合防御机制,有效防止了可燃气体的聚集,确保了箱体内部无可燃气体生成,并避免了燃爆现象的发生。这些创新设计充分体现了华为在储能系统安全性方面的领先优势。
严苛测试条件下的优异表现
为了构造出更大规模的燃烧条件,测试团队不断增加热失控电芯的数量,直至整个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并提供最大进氧量。测试过程中相邻的储能箱体电芯温度均未超过47℃,远低于电芯的热失控温度阈值,这表明华为在极限燃烧测试中仍保持了优异的安全性能。经过测试后的储能箱,各部件完整性良好,未出现热失控蔓延现象。
提高事故应急处理时间
此次测试证明,传统储能系统中,任意1颗电芯热失控后的即刻燃爆风险较高,而华为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绝缘绝热和定向排烟等创新设计,显著延长了燃烧触发的时间。在实验中,燃烧的触发时间长达7小时,这为应急处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干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了恶性事故发生的风险。这一特性在现实应用中,尤其是在大型储能电站场景下,意义重大。
未来展望
华为数字能源此次极限燃烧试验的成功,不仅是其在储能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为全球储能行业的安全性提升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华为还将继续深化其在数字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打造更为安全高效的智能储能解决方案,以助力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极限燃烧测试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将不仅为华为的储能产品加分,更为行业带来了启示,为未来的技术革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期待华为数字能源在将来的发展中,继续引领行业前行,助力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