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水木分子推出多模态生物医药大模型BioMedGPT-R1
时间:2025-02-27 15:4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北京水木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宣布推出一款新型的多模态生物医药大模型——BioMedGPT-R1。这一发展不仅是两家机构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上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研究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回顾2023年,清华大学和水木分子首次推出了全球首个可商用的百亿参数开源基础大模型BioMedGPT。这一模型在生物医药专业领域中的问答能力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分子、蛋白质等跨模态问答任务上,表现达到了当时的最佳水平(SOTA)。借助这一,生物医药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药物研发,以加速科学发现。
在此基础上,BioMedGPT-R1应运而生。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文本推理能力,该模型在功能和应用范围上有了显著提升。BioMedGPT-R1利用跨模态特征的对齐技术,实现了生物模态与自然语言文本模态的统一融合,从而探索了多模态场景下的深度推理能力。
BioMedGPT-R1模型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其训练过程中对生物模态和语言模态的深度集成。训练流程的第一阶段集中在对齐翻译层(Translator)的训练,使其能够有效将生物模态的编码表示映射到语义表示空间。的第二阶段则是同时对对齐翻译层和基础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旨在激发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模态深度推理能力。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与水木分子的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长期致力于OpenBioMed开源的维护与发展。因此,基于BioMedGPT-R1的他们希望探索如何在强推理语言模型的基础上,实现更佳的跨模态对齐。团队目前正在进行系统性研究与综合评估,初步结果显示在CheBI-20化学分子描述任务上,BioMedGPT-R1相较于早期版本的效果提升超过15%。
生物医药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药物研发方式和生物技术。BioMedGPT-R1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的推出有望在药物研发、基因组研究、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带来重大突破。
目前,BioMedGPT-R1的相关模型及生物医药研发Agent系统框架仍在开发中,团队计划依托OpenBioMed进行进一步的开源分享。同时,清华大学和水木分子也希望借此机会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及开发者参与到这一开源项目中,共同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化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AIR与水木分子在推进BioMedGPT-R1的同时,并未停止对开放项目的持续关注与推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领域的未来将会迎来更多创新与挑战。
整体来看,BioMedGPT-R1的推出标志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华大学与水木分子的合作,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与丰富的资源,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智能化进程。
随着BioMedGPT-R1的问世,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来自该领域的突破,以及它给全球生物医药研究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BioMedGPT-R1的信息,可以访问IT之家附上的开源地址(目前新版本尚未开源):[OpenBioMed](https://github/PharMolix/OpenBioMed)。在未来,我们期待这项技术能够带来更多创新和革命性的成果,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