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 2025年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下滑12.1%,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1.5%

2025年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下滑12.1%,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1.5%

时间:2025-02-17 23:3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5年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出现了显著的下滑,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这一数据的公布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许多分析师和专家纷纷对此进行解读。

从细分市场来看,1月份轿车销量为82.6万辆,同比下降9.5%,环比下降28.3%;MPV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降15.5%,环比下降42.2%;而SUV的销量为88.9万辆,同比下降14.1%,环比下降34.0%。这三个主要车型的普遍下滑,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的严峻。

尽管整体销量下滑,但新能源乘用车的表现依然令人瞩目。1月份,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74.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5%,虽然环比下降42.9%。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各大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大力布局和市场需求的提升。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1月份达到了41.5%,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

在企业销量方面,比亚迪汽车继续设置行业标杆,成为新能源车销量的领军企业,且在总体市场中也稳居第一。而吉利汽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则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显示出市场格局正在经历着转变,新能源车企逐渐崛起并推动行业的变革。

乘联会首次将“鸿蒙智行”这一新兴品牌纳入统计,其销量表现令人瞩目,位列特斯拉中国之上。这标志着新势力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潜力不断显现。

在品牌渗透率方面,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60.6%,而豪华车品牌的这一比例为20%。值得注意的是,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3%,这让人对其未来的市场表现产生了疑问。这种差异在消费者选择时,显然也会对市场走势产生较大影响。

综合1月份的市场份额数据,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占主流市场的72%,尽管同比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份额仅为2.1%,较去年下降2.9个百分点,新兴势力则表现出色,达到了20.8%,诸如小米等新兴品牌的崛起助力了这一份额的提升。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经历了1.4个百分点的下降,达到了4.5%。

在出口方面,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的出口量为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即便国内市场面临压力,新能源车的出口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占到总乘用车出口的36.6%,并且这一比例较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纯电动车在新能源出口中占比66%,而A0+A00级纯电动汽车的出口也有所提升,达到出口总量的38%。

值得关注的是,在出口方面表现优秀的企业中,比亚迪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出口66336辆,特斯拉中国紧随其后,出口29535辆。奇瑞、长安、东风等品牌也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了不俗成绩。

2025年1月的乘用车市场虽然面临整体下滑的挑战,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显示出行业转型的迫切性和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各大车企必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战略,以抢占未来的市场先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新能源汽车有希望在2025年的日益竞争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