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机器人公司Figure终止与OpenAI合作,宣称自主研发重大突破
时间:2025-02-07 17: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2月5日,硅谷新兴机器人公司Figure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消息,令人震惊地宣布终止与人工智能巨头OpenAI的合作关系。Figure的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表示,公司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都有了显著突破,并自信地称其最新成果将在30天内对外发布,标志着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回顾去年,Figure与OpenAI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那时,Figure刚刚完成了6.7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高达26亿美元(约189.11亿元人民币)。此后,该公司迅速崛起,吸引了包括OpenAI在内的多方投资者的目光。作为早期投资者之一,OpenAI在此合作中希望共同开发一款新的AI模型,专门适配人形机器人。只有一年后,双方的合作便宣告结束,这令许多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在宣布终止合作的声明中,阿德科克并未详细说明技术细节和合作破裂的内部原因,但他明确指出OpenAI的技术路线与Figure的愿景存在分歧。他表示,为了实现真正可商用的机器人智能,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之间建立一个垂直整合的体系。阿德科克强调,这种整合不仅包括自制的机械部件,还应当有一个针对性定制的AI“大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enAI在机器人领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选择与多家公司进行合作,进行“多点下注”。除Figure外,OpenAI还向挪威初创公司1X投资重金。1X致力于开发家庭服务型机器人,这与Figure一直专注于企业客户的方向有所不同。正如阿德科克所言,企业对新技术的采购能力和意愿远高于普通消费者,比如宝马已经在其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中部署了Figure的机器人。
在宣布结束与OpenAI合作之际,Figure也在探索机器人在家用场景的应用,但公开的声明中却强调当前的重心仍然是企业市场。阿德科克认为,专注企业客户会带来更可观的市场需求,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OpenAI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些新的商标申请,涉及“可编程人形机器人”和“具备学习能力的娱乐服务机器人”等领域。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内的诸多猜想,尤其是在Figure突然宣布终止合作的背景下,业界纷纷推测OpenAI的战略是如何调整的。
从长远来看,Figure的决定可能影响其他科技公司与OpenAI的合作关系。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企业对自主研发和技术掌控的需求愈加明显。尤其在机器人领域,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硬件构架量身定制软件解决方案,以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同时,Figure的成功与发展也为其他初创公司树立了标杆。通过自主创新和清晰的市场定位,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已成功吸引投资金额达到15亿美元(约109.1亿元人民币)。这种迅猛的资本积累力和行业关注度,为Figure在未来的业务扩展和技术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Figure与OpenAI之间的合作结束虽令人意外,但也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科技行业中,企业面临的选择和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何在保持自主创新与跨界合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成为了各个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Figure争霸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决心已经表露无遗,这家公司正迈向全新的征程,未来将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