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技术院长强调研发深度及制度优化,推动智能化与电动化协同发展
时间:2025-01-29 03:4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在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院长就技术研发与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指示。在会议上,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强调了研发深度的重要性,指出:“一个产品的先进和成功是偶然的,唯有顶级的制度能够产生无数顶级产品。”
他提到,比亚迪将在技术院推行人才的轮岗制度,鼓励各领域的工程师相互学习与体验,提升团队的跨领域合作能力。具体负责电动化的团队成员将有机会参与到智能化的项目中,而专注于智能化的工程师同样会被安排参与电动化的工作。杨冬生表示,这种跨领域的思维碰撞将极大促进创新。他强调,未来的竞争将愈加依赖于研发的深度,只有在深厚的技术积累基础上,才能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杨冬生表示,比亚迪在选拔和培养干部时,将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并更加注重员工的学习与能力。他指出,年轻人在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但重要的是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通过这样的方式,比亚迪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既具备创新能力又能够快速应对挑战的人才。
杨冬生还提出利用现代化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引入了飞书等通信工具,以确保工程师在工作中不被冗长的审批流程所困扰。他表示,未来希望能将审批流程削减50%甚至80%。在新能源领域的当前黄金期,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他希望能建立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使得工程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中去。
在谈到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关联时,他指出,这是比亚迪当前发展的两个核心方向。尽管电动化带来了一大批竞争者,但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依然要争取做行业的佼佼者。他着重强调,要同时守住电动化的基本牌,同时努力成为智能化的领跑者。因此,在研发上,需要攻下电动化的同时,也要全力进军智能化,以此提升整体竞争力。
他进一步表示,顶级的制度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关键。比亚迪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必须清楚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围绕这些优势开展深入的技术攻关。杨冬生提到,要通过构建小闭环的方式,对不同技术进行PK,一旦发现有潜力的方向,就会集中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并以车型为牵引,严格进行考核。
在智能化发展之路上,比亚迪将以“软件定义汽车”为核心理念,推进技术的进步,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推动硬件的提升。他指出,只有在团队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市场氛围,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团队成员的互动、合作和创新意识都将是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比亚迪在新技术研究院的近期举措,展现了其在研发及管理上的前瞻性。这一系列鼓励深入研发、优化制度以提升工作效率、推进智能化与电动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不仅能够促进比亚迪技术的全面进步,更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为其赢得更多的优势。随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及电动化领域的进一步布局,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更加卓越的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与科技感。
在未来的竞争中,比亚迪的新技术研究院目前展现的这些理念与方向,将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