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亚冬会将启用26GHz频段5G毫米波技术
时间:2025-01-28 19: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IT之家报道,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办。这不仅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再次承办的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赛事,更是对我国体育及科技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示。为了进一步满足亚冬会期间的通信需求,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已批准基础电信企业在亚冬会期间使用26GHz频段的5G毫米波试验频率,这标志着我国在5G技术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5G毫米波技术的背景
5G网络的建设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9年工信部颁布5G商用牌照以来,我国进入了5G发展新时代。那时颁布的频段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2.6GHz~4.9GHz),对于更高频段的应用缺乏具体政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26GHz频段的5G毫米波技术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非常适合用于大规模活动的实时视频传输和数据交互。
高频段的毫米波技术,特别是在26GHz频段(通常指24.25GHz至27.5GHz)内,能够显著提升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毫米波的特性使其在支持8K视频流、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高带宽应用方面具备极大潜力。而这一技术在亚冬会的应用,将不仅提高赛事转播的画质和流畅性,也为现场观众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
亚冬会的技术应用前景
针对2025年亚冬会的技术需求,基础电信企业将围绕8K转播、通感一体以及高中低频段的协同组网展开技术验证。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亚冬会的整体观赛体验,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在赛事现场,通过5G毫米波技术进行的数据传输,将实现对实时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实现精确的赛事数据反馈,提升赛事的科技含量。
毫米波在特殊环境中同样具备强大的适应性。考虑到冬季运动会的特殊场景和天气,5G毫米波技术的应用还将体现在保障通信稳定性方面,通过高精度的网络覆盖,确保各项赛事实时信息的顺畅传递。
毫米波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5G毫米波技术在速度和带宽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挑战依然不容忽视。毫米波信号的穿透力相对较弱,这意味着部署时需要更多的基站和设备来确保信号的覆盖。相较于Sub-6频段,毫米波的网络建设成本相对更高,这一因素将决定其短期内的普及速度。未来,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将愈加广泛。但在5G建设的早期阶段,Sub-6频段仍将是主流。
在推动5G技术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以确保5G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鼓励各基础电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工信部力求使我国在全球5G技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5年亚冬会的举行对于中国体育发展而言,既是一次重要的赛事,也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的机遇。随着26GHz频段5G毫米波技术的引入,我们期待亚冬会现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5G技术的魅力,同时也为未来大型赛事的通信服务提供全新样本。各方的共同努力必将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震撼的冰雪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