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助瘫痪患者精准控制虚拟飞行器
时间:2025-01-25 09: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各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作为一个前沿研究领域,正在为瘫痪患者开启全新的大门。根据《自然・医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国外科研团队研发的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植入电极于大脑,患者能够仅通过想象动作来精准控制虚拟飞行器。此项技术的成功,不仅为瘫痪患者提供了娱乐和互动的机会,同时也展示了其在医疗和远程工作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在该研究中,科研团队将手部功能划分为三个区域:拇指、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每个区域均能够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患者在想象这些部位的活动时,虚拟四旋翼飞行器能够同步作出反应,实现灵活的虚拟障碍赛道穿行。这种想象运动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控制模式的限制,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新的交互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控制手段,更是让患者感受到有参与感的乐趣,重建社会联系和认同感。
论文的第一作者,密歇根大学的神经外科及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马修·威尔西(Matthew Willsey)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基于手指运动实现的最强功能性控制。” 这项研究大部分实验是在威尔西任职于斯坦福大学期间完成的,其团队也主要来自该校。与传统的非侵入性脑电图(EEG)等方法相比,这种基于电极植入的侵入式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读取脑神经元信号,从而实现更加流畅的控制。为了实行该技术,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在其大脑运动皮层内植入电极,并通过固定在头骨上的连接装置与计算机进行连接。这样的手术考虑到患者的治疗背景及个人接受度,需谨慎进行,但显然,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这项研究是BrainGate2临床试验的一部分,旨在探索如何运用神经信号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为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患者提供外部设备控制的新选择。参与者在2016年加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因脊髓损伤而导致四肢瘫痪。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的努力不仅仅局限于游戏控制,未来的目标是实现全面的运动功能恢复,让更多瘫痪患者重获生活的独立性与尊严。
莱斯大学即将上任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论文的合著者尼沙尔·沙阿(Nishal Shah)指出:“手指控制只是一个起点,最终目标是实现全身运动功能的恢复。” 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科研团队不断探索与创新,尤其是在算法、信号处理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不断突破。
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教授、研究合著者杰米·亨德森(Jaimie Henderson)强调,此研究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其人文关怀的应用。他表示:“人们通常关注基本功能的恢复,如进食、穿衣和行动能力,这些固然重要,但生活中其他同样重要的方面,如娱乐或与同伴的互动,却常常被忽视。” 这种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体现了科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在未来,通过大脑控制多个虚拟手指,患者将能够设计出多种控制方案,这些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操作 CAD 软件到创作音乐,潜在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亨德森补充道,“这样的技术突破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
脑机接口技术是现代医学与科技相结合的一项伟大成就,时至今日,该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让瘫痪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同时也展示了人类在挑战自我与创造未来方面的无限可能。在今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将继续探索这一领域的奥秘,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光明的未来。